2010年春末,冬雪还未化尽。综合艺术策展人翁菱前往建筑师马岩松位于北京的工作室。从窗外望去,周遭是从小在胡同长大的马岩松喜欢的四合院。与此同时的工作室内,一场真诚、充满智识的交谈正在发生。
作为中国年轻建筑师的代表,马岩松成为建筑师似乎源于偶然。在学生时代,喜欢画画的他画得并不出色,想干点和画画相关的“别的”——就这样和建筑发生了联系。这让人想到另一位建筑大师:患有阅读障碍、同样画不好图的理查德·罗杰斯,他们走上建筑之路的经历略微有些相似。
2005年,建于加拿大的梦露大厦让他在中西方建筑界一举成名。彼时中国重要的建筑都是外国人设计,罕见中国人的影子。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成为中国大陆中标国际项目的第一位建筑师,提振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士气。
马岩松以狂想式的竞赛作品成名,但在建筑实践中,他并非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要面对建筑与现实的多重关系,从政治、商业到居住环境——他在东方山水中寻找灵感与可能。一直以来,马岩松的建筑作品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假山、园林的“山水”之境,并非复古,而是力图超越技术层面的各种概念,去追求人和自然之间精神性的内核。这在他提倡的“山水城市”理念中得以体现:无论是早期的梦露大厦,到鄂尔多斯博物馆、位于北海绵延的“假山”住宅,以及充满想象力的“2050城市森林”……自然慢慢演化成“山水”,让建筑无论具体形态,都对环境和自然产生关注。
2021年,距离这场访谈过去十一年,由翁菱担纲策划,邀请世界级建筑师、艺术家共同参与的大型国际公共艺术项目在海口落地——马岩松设计的“云洞图书馆”就在其中。这是一座多功能建筑,位于海口湾海岸线上的世纪公园内。整座图书馆像是一座巨型白色雕塑,蜿蜒起伏的混凝土墙将建筑元素融为一体。整座建筑具有呼吸感,与外部环境自然衔接。云洞图书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空间,使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这也与马岩松一直以来对自然的关注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