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About
  • ART CREATION
    • BCA&Chien Men 23 (2008-2013)
    • Jade River Talk
    • Arts China Union
    • Shanghai Gallery of Art(2002-2007)
    • CAFA Art Museum
  • URBAN REGENERATION
    • O2 PARK
    • Pavilions by the Seaside · Haikou
    • Da Mo Chang
    • 1 Jade River
    • QIANMEN EAST DISTRICT
    • The Grand Canal New Town
    • Chien Men 23
    • 3 on the Bund
  • TALENT THINK TANK
©2021 IDEAS

Art Creation

Arts China Union

Zhang Yuan

翁菱对话张元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北京

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For the sake of viewer convenience, the content is shown below in the alternative language. You may click the link to switch the active language.

监狱犯人、同性恋、地下艺术家……这些边缘人的故事在导演张元的电影里轮番出现。他对青春、亚文化的迷恋,让他与同时代的年轻人始终站在一起。2010年的盛夏,综合艺术策展人翁菱前往张元的北京工作室,开启了一段精彩的对话,这也是张元罕见留下的珍贵影像。

纵观第五代导演,大多表达方式或充满政治寓言,或讲述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小人物的生存和精神困境是什么样的?这是大多数的人们,也是张元感兴趣的部分:“我想呈现真实的人们是怎么对话的。”

为了呈现真实,张元坦言自己必须把镜头放得低一点,同时也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唯有这样才能更贴近所拍摄的对象。拍摄《北京杂种》时,张元不给演员规定具体的台词,甚至没有完整剧本:“我希望把我身边的一群人,包括崔健的乐队、唐大年、刘小东,拍下他们真正的生活形态、对话和语言,一切都该是他们自然流露出来的。”

去年,张元出现在刘小东的展览《你的朋友》画作和同名纪录片中。他前往刘小东的家乡和老友度过了一段时光。年轻时,张元拍刘小东;数十年后,刘小东画张元,无论何种,他们都选择了尽量呈现彼此真实的样子,其中竟有些对照的趣味。同年,一支短片《五行书院》讽刺了网瘾戒断学校豫章书院,出自仅23岁的导演宁元元之手。其中对社会话题的洞察、大胆和果敢的风格,还能窥见父亲张元的影子。

如今,随着信息分发机制的去中心化,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名五分钟。随之而来的,是没有网红、明星光环的普通人讲述正在成为某种主流。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普通人、边缘群体的故事,这是代表着社会的进步?还是只是流行趋势?答案不再重要。或许更多人愿意讲述自己的故事,才是力量的所在。

Zheng Zaidong

share:

Yung Ho Chang

©2021 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