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Yuan
翁菱对话张元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北京
监狱犯人、同性恋、地下艺术家……这些边缘人的故事在导演张元的电影里轮番出现。他对青春、亚文化的迷恋,让他与同时代的年轻人始终站在一起。2010年的盛夏,综合艺术策展人翁菱前往张元的北京工作室,开启了一段精彩的对话,这也是张元罕见留下的珍贵影像。
纵观第五代导演,大多表达方式或充满政治寓言,或讲述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小人物的生存和精神困境是什么样的?这是大多数的人们,也是张元感兴趣的部分:“我想呈现真实的人们是怎么对话的。”
为了呈现真实,张元坦言自己必须把镜头放得低一点,同时也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唯有这样才能更贴近所拍摄的对象。拍摄《北京杂种》时,张元不给演员规定具体的台词,甚至没有完整剧本:“我希望把我身边的一群人,包括崔健的乐队、唐大年、刘小东,拍下他们真正的生活形态、对话和语言,一切都该是他们自然流露出来的。”
去年,张元出现在刘小东的展览《你的朋友》画作和同名纪录片中。他前往刘小东的家乡和老友度过了一段时光。年轻时,张元拍刘小东;数十年后,刘小东画张元,无论何种,他们都选择了尽量呈现彼此真实的样子,其中竟有些对照的趣味。同年,一支短片《五行书院》讽刺了网瘾戒断学校豫章书院,出自仅23岁的导演宁元元之手。其中对社会话题的洞察、大胆和果敢的风格,还能窥见父亲张元的影子。
如今,随着信息分发机制的去中心化,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名五分钟。随之而来的,是没有网红、明星光环的普通人讲述正在成为某种主流。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普通人、边缘群体的故事,这是代表着社会的进步?还是只是流行趋势?答案不再重要。或许更多人愿意讲述自己的故事,才是力量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