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g Ho Chang
翁菱对话张永和
时间:2010年4月
地点:北京
打开建筑师张永和与鲁力佳创立的非常建筑网站首页,一个福尔摩斯小人开始在屏幕上跑动,带你推开门进入到非常建筑的秘密空间中尽情探索。这样有趣的场景和自我描绘方式在张永和的语境里很常见——2010年初春,当综合艺术策展人翁菱因《艺文中国》的录制来到位于北京城市中心的非常建筑工作室,与老友张永和展开的也是一段饶有趣味的对话。在张永和看似轻描淡写的讲述里,有他对生活和设计长久以来的深沉热爱。
张永和1956年出生于北京的建筑世家,父亲张开济是中国第二代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张永和喜欢将他成长过程中的机遇和转折描述为“偶然的机会”,例如,大学选择学建筑,未竟留学梦的张开济鼓励张永和去国外学习,赴任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等等——种种大事件都被他幽默地一笔带过。而他确实声名显赫——他是第一位担任国际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的中国人;他率先将“解构主义”介绍给中国建筑界;他在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建筑系系主任期间将MIT建筑系的全球排名从十名开外提升至第一名;他获奖无数,设计不断涉足其他领域,如家具、产品和服装;他曾六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而在这一切之外,张永和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对建筑本体问题的思考。“如何建造中国的现代建筑?”是张永和多年来一直在追寻的问题,他也不断地在实践中交出看似“平常”又有非凡之处的答案——那里面总是蕴藏着对中国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向往,以及对人的尺度和日常生活的关照。1993年张永和与妻子鲁力佳成立非常建筑工作室,开始了国内的实践。而工作室的名称,似乎已经蕴含了他极富东方意味的建筑理想:“我觉得中国当时的建筑过于强调造型,过于怪异了。我想,如果那些是’正常建筑’,那么我们想建的可能就是’非常建筑’了。”
张永和强调理性的构思与设计,也爱好文学和电影,尤其喜欢侦探小说。他侦探城市、人、微小的事物和各种变化,将对这些事物的痴迷和体悟运用到建筑设计当中。对于张永和来说,他自己的生活侦探小说仿佛从未停过,而这似乎是做一切设计的本源动力,也是他逐渐将建筑设计与生活和艺术的边界打破,将建筑家的思考注入到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之中的过程。
张永和第一个真正建成的作品是北京的席殊书屋。这个仅存在四年就被拆除的书屋,如今只能在关于中国现代建筑的论述中被追寻。在和翁菱这期对话中,张永和细数他从业的早年间中国建筑界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热衷谈论“符号”,追求建筑在城市中的风格凸显,而他越来越关心建筑的本体问题:材料与结构,建造与空间。长城脚下公社的“二分宅”被舆论认为是北京最早的前卫建筑,而张永和却说,人们喜欢称赞事物前卫,而“后卫”也许才是一个重要的位置。
张永和翁菱也聊到了两人共同关注的话题——什么是好的城市。张永和认为,好的城市有让人舒适的街区尺度,有步行范围内可以拥有的邻里间偶遇,有随时随地的乐趣和愉悦。他们也谈论了作为建筑师的生活张力——必须全情投入,可能私人生活时间被严重挤压,但对于张永和来说,“永远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儿”,服装设计、电影、葡萄酒、侦探小说……让一切富有生趣,也希望人们进入到他的建筑之中时感觉“设计师在做建筑时很投入”。
在最近几年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设计中,张永和不仅设计了校园,也同时给出了教学设计的方案。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都是整体的,他相信设计的价值——只有不断地回到建筑的本体,新的空间、新的结构、新的场景,亦或是新的生活方式,才得以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