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关于
  • 跨界思想
    • BCA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2008-2013)
    • 玉河夜话
    • 《艺文中国》
    • 沪申画廊(2002-2007)
    • 中央美院画廊(1996-2001)
  • 城市实践
    • O2 Park氧气场
    • 海边的驿站·海口
    • 打磨场
    • 玉河一号
    • 前门东区
    • 杭州大运河新城
    • 前门23号
    • 外滩三号
  • 人才智库
©2021 IDEAS

跨界思想

《艺文中国》

许江

翁菱对话许江

时间:2010年11月

地点:杭州

2010年的深秋,综合艺术策展人翁菱造访杭州,来到西湖边的中国美术学院。此番出行与彼时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许江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谈。在这场谈话中,不仅涉及艺术创作,更关乎美术教育。

许江的一面是集诗人的遐思、画家的激情、理论家的敏锐、演说家的风采集于一身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今艺术界的最新成果;他的另一面是心怀历史的教育者,自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就与美术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位。他的这两种身份,在“葵”系列创作中得到了极好的融合呈现。

03年,许江在小亚细亚高原与“葵”不期而遇,此后便开启了十数年画葵写葵的艺术历程,并一直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提炼出葵与当下的写意精神。他用葵来表现一代人:“葵不仅仅是一种植物,也象征着我们这代人的精神,画葵是把这种精神通过葵来展现出来。”时隔16年后,许江在山东美术馆的个展《葵颂》作为一个阶段的展示:“我的创作没有时间点,也从来不知道哪一天是结束,好像这十六年始终在追赶、始终在寻找,始终有一些新的发现。”

面对翁菱的提问,许江聊到:“艺术不是美不美的问题,它是很沉重的,担负着向善向好的使命”,回顾他的创作历程,这种使命感自始至终贯穿在许江的创作中。经过时代剧变的历练,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汇中,这位归来的远游者,被蔡元培和林风眠等前辈的精神所激励,仍在孜孜以求,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与民族自身的文化身份。

严培明

share:

徐冰

©2021 IDEAS